10月15日,自然伙伴计划在2025年世界粮食论坛全球青年创新与可持续农业边会上发布全球青年倡议,号召青年打破专业壁垒,投身生态价值转化,以青春力量驱动可持续农业创新。此次边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进行全球直播,由海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青年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亚州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
主办方介绍,自然伙伴计划是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发起的社会创新项目,该计划核心理念是“自然+”,推动自然保护与各行业融合发展,通过“认知改变—能力建设—行动支持”的全链条设计,让青年从旁观者转变为生态价值的发现者、转化者和传播者。
在倡议下,各地青年已展开实践。主办方介绍,四川雷波县30岁的彝族青年杨牛儿负责的农业种养循环项目,年有机肥产量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带动10余位村民家门口就业。浙江宁波00后陈浩楠采用生态友好方式管理50亩桃园,年产值近50万元。
同时,科技青年在农业创新方面也展现青春担当,00后张博爱团队通过低温催化活化技术,将工业废渣转化为矿物质土壤调理剂,解决钾长石资源化难题,该技术已应用于火龙果、燕窝果产业。
雷波县青年向忠平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将2000多亩山地实现大豆、菜籽轮作,还建起粮油加工厂,如今,每亩增收1200元,每户年均增收6000元。
自然伙伴计划发起人虞伟表示,“自然伙伴计划正通过整合国际资源与本地实践,推动青年在全球视野下探索可持续农业的创新路径”。
中青在线记者:朱仪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