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投稿邮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江苏--苏州--姑苏--金阊--助力青年与古城“双向奔赴”

2025-10-17

推出“暖新食光”项目、打造文创盲盒、升级夜校课程……近期,姑苏区金阊街道团工委立足青年需求,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举措,积极推动青年与古城的“双向奔赴”。

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要,金阊街道团工委主动对接彩香农贸市场,组织承强餐饮等11家商户参与“暖新食光”项目。该项目在每日收摊前,将未售出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餐食饮品等,免费提供给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不仅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更以实实在在的关怀,让奔波忙碌的“小哥”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8月以来,商户累计送出餐食4000余份,惠及新就业群体3000余人。

为确保送出安全可靠的食品,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金阊分局还对相关商户进行不定期抽检,重点围绕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帮助商户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切实筑牢“暖新食光”项目食品安全防线。

在丰富青年文化供给方面,街道团工委深挖中街路片区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文徵明主题街巷打造,联合dododoit、三番coffee、三狗叔等多家潮流店铺,推出融合文徵明书画元素的限量版文创盲盒,以年轻化语言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与文创产品相匹配的,还有沿街商户自主布置的文化场景。在“蝴蝶”咖啡店,青年主理人精心复刻“文徵明手植文藤”的历史典故,两株紫藤沿着花架倾泻而下;在CCD淘宝阁,主理人张贴了文化主题窗贴;在秦苏宠物医院,创新推出文徵明怀抱“喵星人”的可爱形象,实现了文化IP和宠物经济的有机融合……众多文化元素渗透到中街路沿街各个消费场景之中,让传统的商业空间升级为可感知、可共鸣的沉浸式体验场所,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打卡”消费。

如何让青年“学有阵地、学有质量”,是街道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优化青年发展环境的重要环节。围绕青年成长发展需求,街道团工委持续优化“金阊文化青年夜校”项目课程设置,积极链接AIGC人工智能、非遗绳结等社会资源,以及苏高职等高校资源,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既保障教学质量,也增强课程吸引力。

在项目推进中,团工委高度重视青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在征集辖区青年对夜校课程设置的建议后,指导金阊文化增设咖啡拉花课程和糕点制作课程,受到了年轻群体的广泛欢迎。同时,积极动员社区、新就业群体等12名青年团员踊跃报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下班后充电赋能、交流互促的便捷平台,既丰富了业余生活,也拓宽了成长路径。

一顿暖餐、一方文创、一节夜课,串联起服务青年、关爱青年、发展青年的链条。下一步,金阊街道将精准对接青年需求,以更实举措为青年搭台赋能,努力让青年爱上古城、留在古城、共建古城。


记者:秦建茹 金王栋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