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习主席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勉励他们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今年野寨中学共有39人被军校顺利录取,占安庆全市军校录取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又一批青年学子,做出献身国防、矢志强军的青春选择。
青年当立报国志,戎装不负家国情。看着镜头前一张张拿着军校录取通知书洋溢着快乐的笑脸,人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激发着莘莘学子报考军校的热情?又是怎样的教育使得校园里携笔从戎蔚然成风?
国防教育,一头连着家国,一头连着书桌。走进野寨中学,能从这些细节里找到答案。每年报考军校热的背后,是每年开学典礼上的抗战故事,是校园宣传栏里充满军味战味的海报,是学生耳濡目染下形成为国担当、强军报国的坚定信念;是从2013年起就启动的“长城计划”,通过举办军事讲座、开展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军尚武、热爱国防的滚烫情怀;是无数个“兵教师”勤耕不辍,积极发挥酵母作用,让学生看到爱国奉献真实可感的榜样力量。扎实的国防教育在这群青年学子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给这颗种子充足的阳光雨露滋养,未来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战争可能千日不打,国防观念不可一日松懈。当前,国防教育的时代条件、使命任务、主体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国防教育要争取青年、感染青年、赢得青年,需要春风化雨的耐心、源源不断的力量播下种子、静待花开。不久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共同发起“青春与青春对话·我们为中国军校代言”主题活动,无疑就是一堂精彩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它不仅让公众加深了对军营军校军人的了解,而且润物无声地说明了改革后的军校为广大学子放飞强军梦想、施展青春抱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7月3日,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到访香港时,官兵在航母飞行甲板上整齐列队,排出“国安家好”4个大字;离开时,香港市民自发爬上山顶,立起“军强民乐”4个大字。这说明,鲜活生动、温暖可感的国防教育能够有效抵达公众的内心。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国防教育是为一个民族“强心”,是往灵魂里熔铸精神、往思想里灌注价值、往脑海里输送责任。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家国情怀和情感认同如盐入水般融为一体,不断推动国防教育实现常态化、大众化,就一定能凝聚起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国防共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汇聚起强国强军的合力。
作者:焦 健 李宁川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